人參、鹿茸、烏拉草這三寶中的鹿茸知多少?
東北三寶:「人參、鹿茸、烏拉草」還是「人參、鹿茸、貂皮」也罷,
就算中藥三寶:「人參、鹿茸、血寶阿膠」,
其中人參、鹿茸無論一直在藥界還是滋補養生界都占據著首榜地位。
鹿茸是我國傳統珍貴的補品、藥引及藥材,鹿茸在中醫之效果早在西元168年(漢代)及有相關記載,
鹿茸及其產品一向為東亞(俄羅斯、韓國、中國大陸、香港、台灣等)地區人民所鍾愛,
並以複方使用居多,通常與其他具保健功效食品或藥材一起食用。
鹿茸的採收時間與採收廣法
梅花鹿毛桃茸,也叫初角茸!
就是指梅花鹿一歲時產的茸,也是梅花鹿"生命中"首茸,一般不分叉(第二年產茸即分叉稱為二槓),
營養價值同正常鹿茸相差無幾,微次之。
鹿茸的採收一般有兩種方法: 鋸茸 和 砍茸 。
鋸茸:雄鹿從第三年開始鋸茸,每年可採收1〜2次。
第一次在清明後50〜60天,習稱「頭茬茸」;第二次約在立秋前後, 習稱「二茬茸」。
每年採一次,約在7月下旬,鋸時將鹿用繩子拖離地面,迅速將茸鋸下,
傷口敷「七厘散」或「王真散」,貼上油紙,放回鹿舍。
鋸下之茸,須立即加工,先洗去茸毛上不潔物,並擠去一部分血液,將鋸口部用線繃緊,縫成網狀,另在茸根釘上小釘,
纏上麻繩,然後固定於架上,置沸水中反覆燙3〜 4次,每次15〜20秒鐘,使茸內血液排出,至鋸口處冒白沫, 嗅之有蛋
黃氣味為止,全部過程約需2〜3小時,然後晾乾;次日再燙數次,風乾或烤乾,烤時懸在烘架上,以70T〜80T之 無煙炭
火為宜,烤約2〜3小時後,取出晾乾再烤,反覆烤2〜3 次,至茸皮半干時,再行風乾及修整。
砍茸:此法現已少用,適用於生長6〜10年的老鹿或病鹿。
鹿一般在6〜7月採收,先將鹿頭砍下,再將鹿茸連腦蓋骨鋸 下、刮除殘肉、筋膜、繃緊腦皮,然後將鹿茸固定於架上,
如上 法反覆用沸水燙,燙的時間較鋸茸為長,約需6〜8小時。燙後掀起腦皮,將腦骨浸煮一小時,徹底挖凈筋肉,再用
沸水燒燙腦皮至7〜8成熟。再陰乾及修整。
茸-角週期 (velvet-antler cycle)
鹿茸生生不息,每年可採收一次鹿角為一種暫時性且可脫落之組織,
由角柄(位於頭部額骨左右兩處各一)長出時,組織柔軟外被一層含有茸毛之皮膚,稱為茸角 (velvet antler) 。
當茸角停止生長並完成骨化後,茸毛皮膚則逐漸乾凅、死亡,並剝離而顯露硬角 (bony antler),變成死骨,
此一過程稱為蛻茸 (cleaning or shedding of velvet)。
硬角經一段時間後,即自角柄和角盤處分離斷裂,此一過程稱為解角 (casting)。
中間骨質傷口處隨即癒合而為一個新鹿角的生長點。此種周而復始之現象,
稱為鹿角週期 (antler cycle) 或 茸-角週期 (velvet-antler cycle)。
解角-換角過程乃由內泌素(荷爾蒙)所控制,並和配種之週期性有密切相關。
公鹿1~1.5歲齡時長出角柄及釘狀角,二歲齡後公鹿所長之鹿茸,即可割茸,割茸計算次數稱為「剪」;
每年一「剪」,自產下後第二年開始,為第一(頭)剪。之後每年解角,在個體充分體成熟(5-7歲)前,
一般解角後長出的新角比之前更大,分支也更多,因此茸量自第一剪後,逐年增加,
到第5-12剪為最高;之後降低,台灣有採收至32剪的公鹿。
鹿茸-快速生長期採收的嫩角
在紅鹿鹿茸的整個生長期約為120天鹿茸是指在快速生長期採收的嫩角,皮膚表面長滿了柔軟的絨毛。
鹿茸的生長速度極快,是哺乳動物中生長最快的組織,藉由尖端的細胞 (生長點) 不斷地分裂而生長,
每天最多可生長2 公分,在紅鹿鹿茸的整個生長期約為120天。
鹿茸經50-110天生長(因個體、品種及剪次而異,台灣水鹿及台灣梅花鹿多數介於70-80天,
糜紅鹿多數介於80-100天),鹿茸頂端由圓變尖時,即可割茸,逾期不割,即硬化成鹿角,因此必須適時收割鹿茸。
鹿角為骨質角
鹿角為骨質角 (osteosclerosis) ,與牛、羊及水牛等動物之角(horn)係由堅硬皮膚組成不同。
茸角之生長尚包括血管、神經纖維、毛囊、皮脂腺及表皮組織等。
鹿茸的斷面分為皮膚層(skin)、間質層(stroma)及髓質層(medulla)三部分。
鹿茸主要是靠間質層中梭形細胞分裂增殖的作用而增粗伸長,
其次是髓質中呈索狀排列的結締組織細胞的自身膨大,大細胞間質中沈著鈣鹽,形成軟骨。
鹿茸的解釋
鹿茸是指梅花鹿或馬鹿的雄鹿未骨化而帶茸毛的幼角。
鹿茸是名貴藥材,含有磷脂、糖脂、膠脂、激素、脂肪酸、胺基酸、蛋白質及鈣、磷、鎂、鈉等成分,
其中胺基酸成分占總成分的一半以上。
鹿茸性溫而不燥,具有振奮和提高機體功能,對全身虛弱、久病之後患者,有較好的強身作用。
鹿茸的分段與成分
鹿茸從尖端至底端分成
頂段(俗稱臘片或血片)、上段(血片或粉片)、中段(風片或沙片)、底段(骨片)
頂段及上段之血液供應相對豐富,故含較高的有機成分(肽類/蛋白質)、脂類、醣類及硒、鐵等元素,
較低的灰分及鈣含量,中段及底段則含較高的灰分及鈣含量,較低的有機成分含量。
鹿茸的成分非常複雜,乾物質中蛋白質含量達60%,包括單體蛋白質/多肽(包含多種的生長因子、信號傳導分子及它們
的受體)、膠原蛋白(第I、II、III、X型)、豐富的胺基酸及游離胺基酸如牛磺酸等。脂類含量約3%,包括游離脂肪酸、
甘油單脂、甘油二脂、甘油三脂、中性脂肪、神經節苷脂、卵磷脂、腦磷脂、磷脂、膽固醇、類固醇、前列腺素等。鹿茸
所含醣類以蛋白多醣為主,含多種醣胺多醣(黏多醣),如硫酸軟骨素、硫酸皮膚素、硫酸角質素、硫酸肝素及透明質酸
(玻尿酸)。
鹿茸亦含多種聚胺類,如精胺、精脒及腐胺,此等物質為RNA聚合酶的刺激劑,亦含各種游離核苷酸,如鳥嘌呤、腺嘌呤、次黃嘌呤、胸腺嘧啶、胞嘧啶及尿嘧啶。此外亦含多種維生素(A、D、E、B群等)及礦物質(鈣、磷、鎂、鋅、鐵、錳、銅、硒等)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