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品上市】鹿茸益生菌 添加「TWK10」、「 SynForU-MemoryUp」兩大專利菌株------【熱銷商品】酷比斑比益生菌 鹿茸調整配方------【加入會員】加入會員,可享有完整的交易紀錄
  • 電話

    電話

  • LINE

    LINE

  • Messenger

    Messenger

新訊分享

從絕跡到重生 台灣梅花鹿

從絕跡到重生 台灣梅花鹿

1
撰文/顏士清

台灣梅花鹿的第一次正式記載是在元朝汪大淵的《島夷誌略》,後來明朝陳第的《東番記》更詳敘了台灣原住民對梅花鹿的狩獵與利用方式:「社社無不飽鹿者」,說明了數百年前的台灣有十分龐大的梅花鹿群,並且是當時原住民重要的食物與經濟來源。

番社采風圖─捕鹿(歷史文物成列館)
圖取自:歷史文物成列館 番社采風圖-捕鹿

到了17世紀時的荷據時代,荷蘭東印度公司看中日本鹿皮市場的龐大商機,鼓勵台灣原住民以及福建一帶中國人來台大量獵捕梅花鹿,再收購鹿皮出口,巔峰時期一年可出口超過10萬張。

如此龐大的獵捕壓力使得梅花鹿數量快速減少,再加上平原地區的開墾,梅花鹿棲地遭受破壞,族群狀況每況愈下,到了1969年,台東獸鋏捕獲的一隻幼鹿是記錄中最後一隻野生個體,從此台灣梅花鹿宣告從野外絕跡。

2

梅花鹿是草食動物,在生態系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,既是高階掠食動物的食物來源,也影響了植被的演替與消長。

野外族群絕跡之後,台灣只剩下台北市立動物園與民間養鹿場,仍有養殖的台灣梅花鹿。

為了讓牠們重新回歸山林,墾丁國家公園在1984年引入台北市立動物園的梅花鹿,開啟梅花鹿復育計畫,這也是台灣生態保育意識萌生初期最具代表性的保育行動。 

自復育計畫開始,20餘年來學界針對梅花鹿進行一連串的研究。

然而近年來有人質疑復育鹿群的血統,隨著遺傳技術的進步,研究人員利用細胞核染色體、粒線體DNA等遺傳物質,證實目前的鹿群具有純正台灣原生血統,血緣與四川的梅花鹿亞種較接近,與日本的亞種較遠。

最近更有研究人員蒐集考古遺址中的梅花鹿遺骸,並抽取DNA,所獲得的粒線體基因型與現生的梅花鹿相同。

hirsch-229069_960_720

墾丁國家公園從1994年開始野放梅花鹿,如今在恆春半島的墾丁國家公園內、三台山區、滿洲鄉九鵬基地等地,都有野生梅花鹿群出沒。

過去藉由復育區圈養族群的監測發現,在不考慮死亡率的狀況下,平均每隻成年雌鹿每年可讓鹿群增加0.86隻鹿,目前在國家公園內的族群,因為棲地較完整、狩獵壓力較小,野生鹿隻數量快速成長,我們在2009~2010年藉由野外的穿越線調查以及自動照相機監測,保守估計已有超過800隻野生梅花鹿;但在國家公園外的族群卻受到狩獵或是環境不佳的影響,族群成長狀況仍十分受限,目前鹿群的密度與擴散速度都還很低,研究人員在山區調查時經常發現陷阱,也發現犬隻出沒並攻擊梅花鹿。

除了恆春半島外,台東的綠島及馬祖的大坵島也有野生鹿群,這兩個島在歷史上並沒有梅花鹿,後來都因當地的官方養鹿場結束經營,把養殖的梅花鹿野放,20餘年來這些鹿在缺少天敵的環境下不斷繁衍,也形成穩定的野生族群。

在生態、行為的觀察上,雄性梅花鹿在發情期會發出兩種特殊叫聲,地位越高的雄鹿越常發出此叫聲,其功能與雄鹿間互相競爭、驅趕有關,由於這種叫聲音量很大,數百公尺外都可聽見,因此可藉以調查梅花鹿的分佈情形。藉由無線電項圈的追蹤調查發現,梅花鹿日夜都有活動,一天有4~6次活動高峰,每天活動範圍平均約12公頃,年活動範圍平均約160公頃,在乾季的活動範圍會比濕季大,這可能是因為乾季的食物較缺乏,需要有更大的活動範圍以找尋更多食物。

此外,為了解梅花鹿的食物品質,研究人員分析糞便含氮量發現,墾丁的成熟闊葉林是高品質的食物來源,次生林的營養品質次之,而牧草食物品質較差而且高低起伏很大。 

3

雖然我們都樂見梅花鹿重新馳騁在台灣的山林,但現實情況十分複雜。

這些重新引入的鹿群因為缺乏天敵而大量繁衍,很難達成生態平衡。

在近幾年的調查中,我們已經觀察到梅花鹿過度啃食原生植被,還常因為食物缺乏轉而啃食林投、雙面刺這類原本不喜歡吃的帶刺植物;而雄鹿進入發情期時會用鹿角磨樹,藉以磨去鹿角外的茸皮,並可能做為領域標識,卻也同時傷害樹木,目前已發現到有小部份的樹木因遭環狀剝皮而死亡,這些情形都可能影響原生植被的生長與演替。

此外,對墾丁當地居民的訪查也顯示農作物受梅花鹿損害的比例年年上升,雖然居民普遍喜歡梅花鹿的存在,卻又同時對梅花鹿造成的損失感到憂慮。

台灣梅花鹿已經重回野外,但任務尚未結束,目前對野外族群的監測已暫時停滯了一段時間,也還不清楚鹿群對植被會造成多大的衝擊,仍需要持續進行監測與調查。

墾丁地區近年發展生態旅遊,人鹿衝突因而稍有舒緩,未來更重要的是普及環境教育,讓居民對保育觀念以及梅花鹿復育計畫有更深入的認識,進而獲得當地居民的支持以及協同管理,正是保育行動及解決人與野生動物之衝突最有效的方法。